比特早报:中国移动5G基站超过41万个,2021年华为投入2.2亿美元用于“沃土计划2.0”

作者:Yu 来源:改编 2021-04-26

  2021年4月26日消息,昨夜今晨,科技圈都发生了哪些大事?行业大咖抛出了哪些新的观点?比特网为您带来值得关注的科技资讯:

  中国移动5G基站超过41万个

  中国移动总经理董昕25日表示,目前,中国移动已建成5G基站超过41万个、占国内一半以上。中国移动将和产业链共同加快普及超高清视频、5G新消息、云、VR/AR等新业态,规模推广智能制造、智慧管理等新模式。(新浪科技)

  近年来,中国移动5G网络建设资本投入持续加大,根据其最新公布的财报显示,中国移动2021年计划资本开支1836亿元,其中5G相关资本开支1100亿元,高于2020年的1025亿元。另外,截至2021年3月31日,中国移动的移动客户总数约9.40亿户,其中5G套餐客户总数达到1.89亿户,5G网络客户总数达到9276万户。

  2021年华为将向“沃土计划2.0”投入2.2亿美元

  4月25日,华为宣布2021年将向“沃土计划2.0”投入2.2亿美元,包括发布“沃土云创”计划、以及鲲鹏众智计划和昇腾众智计划等。华为Cloud BU总裁、华为消费者云服务总裁张平安表示,华为云沃土云创计划将投入1亿美元,重点赋能SaaS和ISV伙伴,提供云资源、技术赋能和商业推广支持,覆盖容器/微服务、SaaS化、大数据、AI、视频、智能边缘等6大技术领域。

  开发者是新技术的尝鲜者、推动者,也是新产业的开创者。自2015年首次发布沃土计划以来,围绕华为云、鲲鹏、昇腾累计发展了 240万名开发人员。相信在华为的生态战略下,黑土地会更加肥沃,应用茁壮成长。

  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

  国家网信办在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主论坛上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0年)》。报告指出,我国数字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7.8%。固定宽带和手机流量平均资费水平相比2015年下降幅度超过95%,平均网络速率提升7倍以上。(证券时报)

  英特尔CEO称全球缺芯或持续两年

  美国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帕特·格尔辛格日前表示,全球芯片短缺的状况或将再持续两年。格尔辛格在出席巴伦圆桌会议时表示:“我们估计,整个行业可能需要两年时间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建造一个装配线或晶圆厂需要一段时间。”全球半导体芯片短缺正给汽车、手机制造和消费电子产品等行业造成严重冲击。今年3月,英特尔宣布投资200亿美元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新建两座工厂,这两座工厂将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投入使用。(央视财经)

  目前,手机、汽车、家电等诸多领域,都面临着“缺芯”的困扰。由于疫情影响,全球芯片供应紧张,再加上需求量激增,产能不足,导致整个半导体供应链的上中下游都受到影响。

  京东集团试点数字人民币发薪和企业支付

  4月25日消息,今年1月,京东集团试点数字人民币发薪,为常驻上海、深圳、成都、长沙、西安的部分员工发放了首批数字人民币工资。 在企业支付场景下,京东科技提供的企业采购场景解决方案“易企付”目前也已经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可在不改变企业采购流程基础上,解决平台及企业用户线下付款操作繁、认款核销难的痛点,提升交易效率。(36氪)

  业内人士指出,综合科技服务商就如同数字人民币运营体系中的 “应用加速器”和“技术连接器”,可帮助商业银行更好的连接到实体经济和场景商家,发挥出科技服务商在供应链、场景、技术方面的资源优势,帮助商业银行更好地构建数字人民币发展生态。

  国资委: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一批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军企业

  4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在福建召开的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论坛上表示,加快企业改造升级,着力强化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产品创新数字化、生产运营智能化、用户服务敏捷化、产业体系生态化,提升企业发展质量效益。增添企业发展动能,着力强化关键数字技术创新,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一批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军企业,发展壮大数字产业。(证券时报)

  字节跳动全资入股新港商贸有限公司

  4月25日消息,近日,原北京普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发生多项工商变更,企业名称变更为北京新港商贸有限公司;原股东白光、刘钰章退出,新增股东为字节跳动有限公司,持股100%。同时,法定代表人从刘钰章变更为李飞。北京新港商贸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5月,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公共关系服务、销售日用杂货、从事文化经纪业务、文艺演出票务代理等。(36氪)

  紫光股份:2020年营收为597.05亿元,同比增长10.36%

  紫光股份日前发布2020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紫光股份营收为597.05亿元,同比增长10.36%;归母净利润为18.95亿元,同比增长2.78%。(36氪)

  中国科学家刷新世界纪录迈向“量子U盘” “留光”1小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5日发布消息,该校李传锋、周宗权研究组近期成功将光存储时间提升至1小时,大幅刷新8年前德国团队创造的1分钟的世界纪录,向实现量子U盘迈出重要一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日前发表了该成果,审稿人认为“这是一个巨大成就”。在实验中,光信号经历了光学激发、自旋激发、自旋保护脉冲等一系列操作后,被重新读取为光信号,总存储时间达到1小时,而且光的相位存储“保真度”高达96.4±2.5%。(财联社)

发布
X
第三方账号登录
  • 微博认证登录
  • QQ账号登录
  • 微信账号登录

企业俱乐部